母校情、师生情、同窗情:我院举办中本1968届校友六秩同学会
发布时间: 2023-03-13

母校情、师生情、同窗情:我院举办中本1968届校友六秩同学会

 310日下午,怀着对母校、师长和同窗的深情厚谊,中本1968届校友同学会在人文学院24417会议室隆重举行,此次同学会已与当年求学时阔别近60周年。我院退休教师陈兰村、王嘉良、张继定受邀参加同学会,24名耄耋之年的师生欢聚一堂,追溯往昔,共话情长。发展联络办(校友办)主任周红霞、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海峰参加活动,分别介绍学校和学院的发展情况,并热烈欢迎校友们回家

 



同学会上,各位同学代表陆续发言。昔日同窗像当年上课一样围坐一圈,望着彼此熟悉的面容和鬓边同样灰白的发,追怀母校和恩师。一行人在同窗含泪哽咽的叙说中,共同陷入对那段求学时光的回忆。

 


“我们那一届,刚好赶上从杭州迁校。”重新回忆起那段写入校史的艰苦岁月,老人们不禁感慨万分。当年入学的他们有着最特殊的经历:既是全员退伍后转行从文的一届,也是浙师迁校时打头阵的一届。如今看到日新月异的校园面貌,一行人心绪澎湃,十分动情,含泪哽咽着慨叹道:“这片热土,我们几十年间都未曾忘记。”

 


最初统计参加同学会的人数时,因为时间安排冲突或是人在外地无法到场的缘故,报名同学会的只有13个人。但是,为了重回母校,探望恩师,叙感激之意,各位校友默默地克服时间空间上的困难,打车,自驾,连夜购买飞机票……不远千里,为此一聚。最终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,共有24位师生到场。

 


“没有张老师,就没有我们。”一说起尚在病榻上的恩师,卢炘热泪盈眶。张乐初老师极高的专业文化素养令学生折服。当年响应政府号召,这群退伍军人走下硝烟散尽的战场,踏入校园,支持文科建设。“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老师的引导,我才顺利地完成了由部队军人到学院文人的转变。”那段在大草坪上被张老师追着要论文的时光,也成为他心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。

 


怀揣着对母校和恩师的感激,他们从浙师启航,一路前行,多数人选择在全国各地的教育事业里扎根。68届校友里,有中小学教师、校长,也有大学教授。他们接续张乐初老师的火把,为下一代学子引领方向;也有人选择进入其他领域看别样的风景,同样创造出非凡的成绩。

 

 


优秀校友卢炘由于杰出的艺术才能,被聘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,曾任中国美院潘天寿纪念馆馆长。此次重回母校,卢忻带来了自己所著的《诸乐三研究》系列丛书,捐给母校。

 


会后,校友登上环校大巴,参观曾共同上课的老文科教学楼。追忆当年之余,校友们亦感慨浙师发展之快。昔日种种犹在眼前,校友们畅谈光阴,依依惜别。60年风霜雨雪染白了少年的双鬓。如今耄耋之年重回尖峰山,不变的是当年求知向学之心,同窗共读之谊。依依柳垂绦,滚滚婺江水,都述不尽浙师学子对母校的情谊与牵挂。

 

 来源:人文融媒体中心